My blog 特首网志
图片
蜕变中环

「阶砖不会拒绝磨蚀,窗花不可幽禁落霞,有感情就会一生一世吗?又再婉惜有用吗?」

平日我较少听流行音乐,不过对于《喜帖街》这首以社区重建来借喻男女感情的歌曲,倒有几分印象,尤其是这几句歌词描述的意境,近日经常在我脑内萦绕。

最近我到儿时住过的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走了一趟,实地听听同事介绍将会进行的活化计划。今年我在《施政报告》提出保育中环,活化计划是其中一项,两栋警察宿舍会用作营办创意产业。

图片 图片
父亲升了职,我们就搬到这个面积较大的314室。 旧居的一道门、一扇窗,都勾起我儿时种种的回忆。

我在1969年迁出宿舍后,再没有返回旧居,最多只在围栏外远眺怀缅一番,今次终于可以重临旧地。我与家人先后入住两个单位,408室面积较少,后来父亲升任「沙展」(即警长),我们就迁往较大的314室。单位内的景象就如歌词描述,阶砖窗花已经磨蚀,还有少许石屎剥落,不过儿时的回忆,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与弟妹蹲在床上用饼干罐当桌子做功课、在走廊以晒衫挂绳荡秋千、第一次安装冷气机却因电力不足而要拆除 … 种种景象又再浮现脑海。面对眼前的颓垣败瓦,难免感到一丝的伤感。

沿着荷李活道一带走下去,遇见几位老街坊,有经营几十年的生果档婆婆和牛腩面档档主,大家热情拥抱,那份浓浓的人情味历久常新。不过,大部分「老铺」已不复存在,不少老街坊已经退休结业,或交由第二代经营。现时窄小的街道除了挤满精致时髦的酒吧食肆外,还有不少艺术馆林立,大概有三、四十间之多。

图片 图片
不见多年,生果档婆婆对我仍然那么热情。 旧街坊的那份情谊,历久不变。

我到过其中几间艺廊参观,亦与十多位负责人倾谈过,了解他们的经营情况。香港是继纽约和伦敦之后,全球第三大艺术市场,可见艺术贸易是一门有前景的生意,难怪这一区的艺术馆犹如雨后春笋。但艺术不单是讲求盈利,这些艺廊负责人,不论国籍,对于在香港推广艺术都有着一份热忱。他们笑称自己是「NGO」-非牟利机构,因为大部份的利润,都会用于艺术教育及推广工作,以及扶助新进艺术家。

图片
荷李活道一带有三、四十间艺廊结集,为中环带来一片新景象。

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的活化计划,可以为创意产业提供硬件,但如果没有这些艺术「有心人」和艺术家的默默付出,为这个城市孕育艺术氛围;如果政府不投放资源,加强创意培训及提升市民欣赏艺术的能力,任何发展计划都只会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儿时的中环,那种亲切朴实的人情味,最令我难以忘怀。对于逝去的人和事,内心总有不舍和婉惜;但眼看近年中环的转变,由兰桂芳及「苏豪区」成为旅游消遣热点,到现时艺术馆结集,为这一区注入新动力,我对中环的转变充满着期待。  

配合我们各项的保育计划,我有信心未来的中环会变出一片新天地,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及新旧交融的多元地带。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我想回应

我想回应

2008 © | 重要告示
修订日期 : 2009年11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