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香港马拉松,有这样的一个电视广告:镜头影着一位香港女参赛者正跑在一名非洲男跑手之前,旁白说:「去年,陈小姐曾经领先过肯雅选手。」
为什么会这样呢?参加过赛事的朋友会发出会心微笑。由于半程和全程马拉松的起跑时间不同,「半马」和「全马」的跑手,的确可能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段赛道上。
说到马拉松,我是门外汉。我仅有的缓跑都在跑步机上进行。但我知道对大部分跑手来说,比赛中领先过谁,或被谁领先,其实不太重要。大部分跑手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首次参赛的,希望完成赛事;卷土重来的,希望突破去年成绩,超越自己。总之,几万名跑手都与自己比赛,各有目标,也各有乐趣。这是马拉松的魅力所在。
|
近年参加香港马拉松的人数屡创新高,今年更破纪录有六万人报名参加,反映该活动在香港愈见普及。希望每个跑手都能达到目标,突破自己。 |
说马拉松仅是一项个人运动,其实也不尽然。能够和志同道合的「跑友」一同练习,一同参赛,诚为快事!而且,香港马拉松作为本地长跑界的盛事,气氛实在浓厚。比赛当日的清早,平日车水马龙的尖沙咀和东区走廊,以至附近的地铁站,摇身变成热身区和「赛前摄影区」,气氛仿如嘉年华会。比赛云集各路英雄,有来自不同的长跑会,不同公司,或大专院校,各自穿上自己机构的跑衣,也有个别奇装异服的跑手,加上大会义工沿途打气,好不热闹。此外,香港马拉松也渐渐吸引了不少海外选手参加,寓运动于旅游。各位跑手如果在赛道上遇上这些「过江龙」,不妨打个招呼,说声“Welcome to Hong Kong!”
|
奇装异服的跑手,为香港马拉松增添嘉年华的欢乐气氛。 |
香港马拉松自举办以来,参赛人数屡创新高(连特首办也有几位同事曾参与!)。主办单位和政府部门,每次都汲取经验,希望下一年办得更好,更有气氛。例如两年前就将「全马」和「半马」的赛道伸延入铜锣湾闹市,让途人领略竞赛气氛,也让跑手感受市民如何「夹道支持」。今年大会再献新猷,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全马」运动员将踏足新落成的昂船洲大桥。跑手在一个赛事可跑经「三隧三桥」,虽然难度不少,却丰富有趣。
事实上,香港马拉松的意义,已超越了比赛本身。由于长跑赛事前必须有充足练习,近年来,的确多了不少市民在公园、运动场、海边、健身室,在城市不同地方练跑。香港马拉松成功地带动香港的跑步及运动风气,实在可喜。有调查显示,跑步近年已成为最多香港市民参与的体育运动。康文署会继续资助田径总会和其他体育团体筹办田径和不同的体育活动,让市民参与,推动「普及体育」(Sports for All);也会在规划社区发展时,按需要提供更多缓跑径及其他康体设施,鼓励市民投入健康的生活模式。
|
赛前为跑手打打气,感受他们的拼劲和斗志。 |
我不是体育健将,无缘当跑手感受个中的乐趣。但每年能出席全马拉松的开跑礼,亲历其境,担任赛道上第一队啦啦队的成员,为健儿们打气,也是与有荣焉,令人兴奋!各位朋友当日如经过骆克道、记利佐治街附近,不妨向接近终点的跑手高喊「加油」,或者与他们击掌打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