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香港漁業持續發展
香港的經濟不只有金融、地產和旅遊,也有其他產業。香港的經濟要比較均衡發展,才可以做到我競選時提出的目標:百業興旺。要做到百業興旺,政府就要適度有為。
港人愛吃,講究新鮮,重視味道。一尾新鮮烏頭,簡單配上檸檬清蒸已是一道美味菜式。有人嫌魚塘的烏頭有泥味,但原來掌握好養殖方法,一樣可以飼養出肉質嫩滑、魚味鮮甜的烏頭。
今日我到元朗參觀一個大型戶外養魚場,總面積逾五十五萬平方米,有百多個魚塘,主要養殖烏頭、龍躉及寶石魚等,並推出自家品牌,於特約銷售點售賣。
魚場是兄弟班。負責人楊先生擁有三十多年養魚經驗,多次赴台灣考察及進修水產養殖課程,不斷改良養殖方法;從魚苗選種、魚場管理及飼料選擇,為每個魚種各自設計一套飼養流程,確保品質一致,因此獲漁農自然護理署認可為「優質養魚場」。
楊先生告訴我,烏頭一般在淡水飼養,泥味是由淡水魚塘的水藻造成,因此他們加入海水,調節魚塘鹽度,抑制水藻生長,令烏頭沒有泥味。
除了戶外魚場,去年我曾到流浮山參觀一個室內高科技龍躉養殖場。魚場與本地大學合作,引入室內循環水系統,清除魚池雜質,既確保水質潔淨,又可循環使用,省電又省水。
室內養殖的優點是產量和質量穩定,不受天氣、水溫、海水污染等影響,在任何地點都可以興建同類魚場。這個魚場年產七至八萬條龍躉,供應本地酒店、高級食肆和超市,由於肉質和味道都媲美海魚,因此深受食客歡迎。
無論是戶外或室內魚場,都是現代化水產養殖的方式,為香港市民提供新鮮和優質水產。我一向認為,本港的漁農業只要朝現代化、多元和可持續方向發展,迎合市場對優質食品的需求,大有可為。
為協助提升漁業的整體競爭力及推廣可持續發展,去年我在《施政報告》中宣布設立5億元的「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在廣泛諮詢業界後,政府制訂了基金的資助範圍、申請資格及評審準則。基金將用作推動本地水產養殖業現代化;推廣本地漁產品認可;協助本地漁民在香港水域發展可持續捕魚作業方法、在南海發掘新漁業資源及捕魚區,以及發展休閒漁業。
基金已準備就緒,將於七月上旬開始接受申請。我希望業界與政府攜手合作,推動香港漁業的持續發展,為市民提供新鮮優質漁產品出一分力。
短片
|
|
|
今日到元朗參觀一個大型戶外養魚場,與負責人楊先生就現代化水產養殖交流意見。漁場主要養殖烏頭、龍躉及寶石魚等 |
|
魚塘工作人員捕撈烏頭 |
|
|
|
了解漁產品標籤工序 |
|
去年到流浮山參觀一個室內高科技龍躉養殖場 |
2014年6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