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 blog 特首網誌
image
蛻變中環

「階磚不會拒絕磨蝕,窗花不可幽禁落霞,有感情就會一生一世嗎?又再婉惜有用嗎?」

平日我較少聽流行音樂,不過對於《喜帖街》這首以社區重建來借喻男女感情的歌曲,倒有幾分印象,尤其是這幾句歌詞描述的意境,近日經常在我腦內縈繞。

最近我到兒時住過的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走了一趟,實地聽聽同事介紹將會進行的活化計劃。今年我在《施政報告》提出保育中環,活化計劃是其中一項,兩棟警察宿舍會用作營辦創意產業。

圖片 圖片
父親升了職,我們就搬到這個面積較大的314室。 舊居的一道門、一扇窗,都勾起我兒時種種的回憶。

我在1969年遷出宿舍後,再沒有返回舊居,最多只在圍欄外遠眺懷緬一番,今次終於可以重臨舊地。我與家人先後入住兩個單位,408室面積較少,後來父親升任「沙展」(即警長),我們就遷往較大的314室。單位內的景象就如歌詞描述,階磚窗花已經磨蝕,還有少許石屎剝落,不過兒時的回憶,至今仍然歷歷在目:與弟妹蹲在床上用餅乾罐當桌子做功課、在走廊以晒衫掛繩盪鞦韆、第一次安裝冷氣機卻因電力不足而要拆除 … 種種景象又再浮現腦海。面對眼前的頹垣敗瓦,難免感到一絲的傷感。

沿着荷李活道一帶走下去,遇見幾位老街坊,有經營幾十年的生果檔婆婆和牛腩麵檔檔主,大家熱情擁抱,那份濃濃的人情味歷久常新。不過,大部分「老鋪」已不復存在,不少老街坊已經退休結業,或交由第二代經營。現時窄小的街道除了擠滿精緻時髦的酒吧食肆外,還有不少藝術館林立,大概有三、四十間之多。

圖片 圖片
不見多年,生果檔婆婆對我仍然那麼熱情。 舊街坊的那份情誼,歷久不變。

我到過其中幾間藝廊參觀,亦與十多位負責人傾談過,了解他們的經營情況。香港是繼紐約和倫敦之後,全球第三大藝術市場,可見藝術貿易是一門有前景的生意,難怪這一區的藝術館猶如雨後春筍。但藝術不單是講求盈利,這些藝廊負責人,不論國籍,對於在香港推廣藝術都有着一份熱忱。他們笑稱自己是「NGO」-非牟利機構,因為大部份的利潤,都會用於藝術教育及推廣工作,以及扶助新進藝術家。

圖片
荷李活道一帶有三、四十間藝廊結集,為中環帶來一片新景象。

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的活化計劃,可以為創意產業提供硬件,但如果沒有這些藝術「有心人」和藝術家的默默付出,為這個城市孕育藝術氛圍;如果政府不投放資源,加強創意培訓及提升市民欣賞藝術的能力,任何發展計劃都只會是沒有靈魂的軀殼。

兒時的中環,那種親切樸實的人情味,最令我難以忘懷。對於逝去的人和事,內心總有不捨和婉惜;但眼看近年中環的轉變,由蘭桂芳及「蘇豪區」成為旅遊消遣熱點,到現時藝術館結集,為這一區注入新動力,我對中環的轉變充滿着期待。  

配合我們各項的保育計劃,我有信心未來的中環會變出一片新天地,成為一個具有歷史、文化及新舊交融的多元地帶。

 

November 27, 2009
respond

I want to respond

*
2008 © | Important notices
Last revision date : November 27,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