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十年前,我以財政司司長身份到瑞士達沃爾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期間我出席了一個有關互聯網的講座,當時聽來「不可思議」的互聯網應用及展望,現在都一一成真了。 YouTube誕生後不久榮登發布信息的熱門平台;Facebook興起數年即坐擁數億用戶,單是本港目前已有超過280萬用戶;我現在機不離手的iPhone,顛覆了手機和電腦的界限;其他科技發明和發展,當然還有許多。
年青人不單是科技新浪潮的參與者、使用者,其中不少還是開拓者、發明家、掌舵人。他們以靈活的頭腦、敏銳的觸覺和卓越的才幹,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傳奇。
|
很高興早前有機會與高錕教授在中大會面。 |
我們的「光纖之父」高錕教授,也從小對科學有興趣,二十多歲起更對光纖通訊鑽研不休。春播秋收,一生的成就,始自少年對科學熱熾的心。
高錕教授近日載譽回港,全城鼓舞。還記得早前他奪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消息一出,旋即多了不少高考學生表示會考慮報讀電子工程學系。「高錕效應」燃起本地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有助吸納更多人才投身科研發展,實在值得高興。
上星期,我便見過幾位自小醉心科研的本地中學和大學生。幾位「少年發明家」告訴我,他們都是「拆嘢大」的──就是從小已喜歡拆開物件研究,這令我想起高錕教授在他的自傳「潮平岸闊」中,回憶自己在小學時自行研究無線電的經驗。也許發明家都有一些相近的素質。
他們向我簡介自己在國際性或國內重要科技比賽中得獎的發明,我對那些發明品的功效和普及性,印象深刻,並深感佩服:中大三年級生陳嘉鍵成功用木糠和樹葉等纖維,製成可自然分解的環保塑膠,令他成為陳易希之後本港第二位「星之子」──獲得一顆小行星的命名;迦密柏雨中學的中七生朱凱鳴用抹手紙的纖維廢物,製造酒精發電,既創新又環保;不是兄弟、但姓名和長相都頗相似的兩名瑪利諾神父中學中五生──劉德健和劉德誠早在兩年前便聯手發明了「神奇防撞鎖」,並成功吸引內地生產商以十多萬元向他倆購下專利權;科大「星之子」陳易希則憑「智能保安機械人」獲獎,更已申請政府的「創新及科技基金」,準備研發更多新產品。另外,就讀皇仁書院的藍啟駿、英華書院的于沛川和拔萃男書院的張曉風去年在「國際初中科學奧林匹克」比賽中,成功破解多條艱深的科學問題,擊敗來自45個國家、超過二百多名對手,勇奪金牌。
|
|
我送了一本高錕教授的自傳《潮平岸闊》及一個本地公司設計的USB分線器予每位同學,希望他們可以從中得到更多啟發。 |
八位應邀到禮賓府與我交流科學心得的天才學生。(左起:藍啓駿、張曉風、于沛川、劉德健、劉德誠、陳嘉鍵、陳易希和朱凱鳴。) |
我深明有創新的意念是一回事,能做出新發明又是一回事,兩者之間是一條漫長、艱辛、甚至時有挫敗的道路,能夠走完這段路者,既要有創意,又要堅忍,絕不簡單。這幾位同學除了具備以上各項條件外,還有一個優點──感恩之心。他們一再感激身邊人,包括家人的鼓勵、老師的寶貴意見、學校或大學實驗室提供的協助、大學和教育局資優教育組的特訓等,令我對他們更添欣賞。
為免浪費年輕人的潛能,政府一定會繼續做好科技文化推廣活動,並致力培養社會的創新科技風氣。希望更多年輕人像這幾位同學般有理想、有熱忱、有幹勁,本地的科技教育便有承傳、有朝氣、有活力,可以引領香港發展成為以知識為本的經濟體系。
青年是社會進步的希望,科學是人類進步的希望。這是一個薪火相傳的事業。看見這些年輕人,我相信「高錕熱潮」不會是「三分鐘熱度」。藉此新春,我祝願新一年誕生更多本地年青的科研人才,香港明天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