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泰軒的服務使用者阿沖、少玲和義工阿Joe,對中心一站式的服務模式推崇備致。我希望類似的服務可以早日擴展至全港各區,惠及更多精神病康復者和他們的照顧者。 |
週四早上,我到了天水圍探訪香港首家為精神病康復者及家屬提供一站式服務的中心。精神病者在康復過程中,往往由不同機構提供服務。一站式社區服務照顧周到,化繁為簡,對他們及家人絕對是一大喜訊。中心負責人向我簡介服務概況,又帶我參觀一些工藝訓練和香噴噴的小食製作,並欣賞會員馬先生繪畫天水圍景色。中心既服務精神病康復者,其實也有助天水圍的整體社區發展。它透過外展和公眾教育,推動居民關注精神健康,更組織讀書會、長跑會等,讓康復者、年青人、學生一同參與,加深彼此認識,達致共融。
不過,營辦機構告訴我,其他地區籌劃同類設施時仍遇到不少反對。記起二十多年前,我擔任沙田政務專員,當時要在區內設立一所中途宿舍,但居民對建議極有保留,作出激烈反對,一切歷歷在目。然而,這些對精神康復者的負面印象是否建基於事實呢?只要親身見過曾患抑鬱症而現在精神爽利的阿沖、康復者家長少玲、和康復者一同參加過今年香港馬拉松的義工阿Joe,你就會明白這類服務不但幫到有需要人士,對社區毫無負面影響,更可以促進區內居民間的和諧與友誼。只要大家願意開放心靈,踏出一步,誤解會變成諒解,包容可取代成見。我衷心希望同類服務很快能擴展到其他地區。
之後,我又參觀天水圍區內一個「社區褓姆」計劃,探望了幾位「義工褓姆」,以及四位和我孫女差不多大、標緻可愛的BB。很可惜──也許是我的問題──四個BB之中,只有凱玉肯「開放自己」,讓我一抱。她還跟我分享手中的糖果,教我高興不已!我想,他們的父母可能要為口奔馳,又未有聘請外傭,或者突然有要事而未能照顧BB。「社區褓姆」計劃為街坊提供方便的暫託服務,使這班可愛的BB得到悉心照料,又可促進社區互助,值得推廣。
|
|
受託管的小朋友個個都肥肥白白、精靈活潑,還「見慣大場面」,面對我和一大班同事、傳媒,一點都不「怯場」。 |
小朋友對我這位「新朋友」好親切,還請我吃糖果呢。 |
雖然「社區褓姆」這個字眼近年才漸漸多見,但概念其實存在已久。我們長大的年代,媽媽要外出買菜時,不是常常將我們交由其他姨姨暫時看顧嗎?當然,《歲月神偷》內街坊圍在一起吃晚飯、一個電話幾家共用的情景,在高樓大廈林立的今天已經一去不返,但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的關係,依然彌足珍貴。
天水圍過去被一些人稱為「悲情城市」,但我們不應囿於這種標籤。事實上,城市生活壓力大,誰沒有「悲傷」的時候?誰沒有試過需要他人伸出援手?有些方面政府固然須提供適當服務,但即使投入再多資源,也不能取代人和人之間的關懷互助。就像凱玉給我擁抱和跟我分享糖果一樣,如果每個人都願意開放自己,擁抱別人的需要,彼此分享和接納,從一句親切的問候開始,打破那一道無形的牆,社區自然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