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blog 特首網誌
圖片
奧馬全體驗

奧運首次在北京舉行,是中國人的世紀盛事;香港能夠協辦奧運馬術比賽,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感謝國家委以重任,但同時明白這項任務絕對是「不容有失」。無論是政府部門、馬術公司和義工們都知道,這是「一生人一次」的大事,大家都必須悉力以赴,將馬術比賽辦得成功。

圖片
鍾惠文(左一)為奧運馬術註場物理治療師,參賽隊伍對他提供的針灸服務,深表讚賞。主辦下一屆奧運的倫敦,亦曾派員向鍾先生「取經」。對於香港為選手提供的優質服務,倫敦代表高度評價之餘,亦坦言感到壓力。

在籌備階段,我到過雙魚河、沙田馬術比賽場地和選手村視察,了解保安、交通等安排和各項設施的準備情況,力求改善不足之處,確保香港以最佳狀態迎接奧運揭幕。

八月九日,馬術比賽正式展開。我說不出當天心情有多緊張,壓力有多大。雖然我們已作了充份準備,但比賽首日看到傳媒的負面報道,有觀眾在場內睡覺,有部分提早離場,我即時問自己:「我們是否做得不夠好?」

圖片
警務處的臨時基地最吸引我的不是先進儀器,而是閘門前形狀古怪的飲水器;原來這個辦公室是由馬廄改建而成。

為了找出答案,我再到雙魚河觀看越野賽,得到截然不同的印象;發覺現場氣氛熾熱,觀眾盛讚比賽精彩。之後我又往沙田場地探望工作人員,為他們打打氣。不同崗位的職員和義工全情投入;警務處同事在馬廄改裝而成的辦公室內,嚴密監察保安情況;醫護人員隨時候命,為選手提供物理治療、甚至針灸等醫療服務;到場觀賽的市民對各項服務和安排表示滿意;參賽隊伍和各地遊客評價馬術賽事時,紛紛豎起大姆指;這一切一切都使我感到無比欣慰。

圖片 圖片
馬術義工臉上都掛親切笑容,相信每位選手和觀眾都會如我一樣,感到賓至如歸。 奧運馬術比賽能夠辦得成功,有賴不同崗位的員工,各司其職,全情投入。

馬術運動對不少香港市民來說,包括我自己,絕對是新鮮事物,不曉得比賽規則及如何分出勝負。加上賽事不會像籃球、乒乓球、田徑等有激烈比拼,觀眾未能即時投入絕對可以理解。就以舉重比賽為例,我本來以為只看着運動員輪流把杠鈴舉起,沒甚麼趣味可言。其實,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顯露的拼勁和堅毅、超越極限的決心,正是其引人入勝之處,每每吸引我要把賽事看完。所以,我相信市民欣賞馬術比賽只是比較「慢熱」,漸漸也能領會箇中趣味,從現場觀眾的反應一場比一場熱烈,就可見一斑。

圖片
到沙田觀賞決賽及頒獎禮,讓我完完全全體驗奧運馬術比賽。

昨晚,我再到沙田觀看最後一場賽事和頒獎禮,希望對奧運馬術賽有一個完整體驗。現場座無虛席,支持者為心儀的隊伍搖旗吶喊;參賽選手使出渾身解數,與座騎一起跳過連串障礙,驚險刺激。最後,我們一同見證奧運金牌得主在香港誕生,觀眾高漲的情緒達到沸點,為奧運馬術比賽劃上完滿句號。

這一刻實在令我深深感動,我深信我們付出的心血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我期望賽事完畢後,大家仍然記得這些參賽健兒精彩的表現、觀眾熱烈的喝采、工作人員專業周到的服務,以及義工們親切的笑容。

 

二○○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我想回應

我想回應

2008 © | 重要告示
修訂日期 : 2008年8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