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是一個跨地域的社會服務機構,50年來致力推動社會公義和包容互助精神,協助兒童、長者和新移居香港人士,讓他們有尊嚴、和諧地生活。我實在很希望出席他們的紀念特刊發行禮,親身向一班致力服務弱勢社群的社工和義工道謝、向一班受助後「站起來」的市民道賀,奈何公務纏身,必須作出取捨。我收到這本50週年紀念特刊後,就急不及待一口氣把它看完。讀着他們的故事,我感到無比鼓舞。
阿卿──長期被丈夫虐打的新來港婦女,徬徨無助下曾想過自殺,但顧念年幼女兒,於是離家出走,一度和女兒露宿街頭,最後被轉介到國際社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在社工協助下,阿卿辦妥離婚,又獲安排接受心理治療和學習廣東話,逐漸重拾自信和希望,還主動報讀僱員再培訓局的家務助理課程,希望自力更生。
黃媽媽──72歲的菲律賓女子。年輕時隨中國裔丈夫移居香港,可惜早年喪夫,要獨力養育7名子女,一度求助於國際社的非華裔新來港人士服務。現在黃媽媽已經子女成才,並積極回饋社會,在國際社擔任義工。她的故事正好為非華裔新移民樹立榜樣,協助他們盡快適應異鄉新生活。
我知道香港有無數類似的小故事。這種堅忍、拼搏、進取的例子比比皆是,即使偶有困頓,遇上逆境,但只要得到適當的支援、鼓勵,又可以重新振作上路,再創更好明天。
當前全球經濟,可能是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最惡劣的情況;但憑藉香港以往的經驗,還有香港人那種「打不死」的精神,只要我們保持信心和希望,凝聚力量,同舟共濟,一定能安然度過困境,寫下另一段令香港人引以為傲的篇章。
|